————小硒同学第十三期线下配资公司
阳康后身体“耗硒快”,免疫细胞缺“弹药”
不少人阳康后总说“身子虚”:明明不发烧了,却总咳嗽没力气;走几步路就喘,晚上还睡不好——这不是单纯“没休息够”,是身体对抗病毒时,把硒这个“免疫弹药”消耗光了。
咱们身体里的免疫细胞(比如白细胞)对抗新冠病毒时,就像士兵打仗,得靠硒来“加油”。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营养支持指南(2024)》里明确说,新冠感染期间,身体的硒会随炎症反应大量消耗,缺硒会让免疫细胞恢复慢,还容易留咳嗽、疲劳这些“后遗症”。《营养学报》2024年也做过研究,阳康者如果血硒水平低,疲劳持续时间会比硒充足的人多2-3周。所以不是身体“不想好”,是缺了硒这个“修复小工”,帮不上忙。
补硒别“猛踩油门”,这3个坑要避开
阳康后想补硒,可别一着急就“瞎补”,这几个坑踩了反而伤身体。
展开剩余70%第一个坑:跟风吃高剂量硒片。有人听说硒能增强免疫力,就一次吃好几颗,可《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明确说,成人每天硒摄入不能超400微克,阳康者也一样——过量会伤肝肾,还可能掉头发、指甲变脆。第二个坑:有基础病的人“跟着补”。比如有肾病、甲状腺问题的阳康者,硒代谢慢,补之前一定要问医生,别自己瞎吃。第三个坑:用补剂代替吃饭。其实阳康后肠胃还弱,天然食材里的有机硒(比如富硒大米、鱼)更好吸收,比药片温和,还不会给肠胃添负担。
中国营养学会2024年针对阳康人群的建议也提到,补硒要“循序渐进”,先靠食材补2-3周,要是疲劳、咳嗽没改善,再在医生指导下用补剂,别上来就“猛补”。
家常3招补硒,帮身体“慢回血”
阳康后补硒不用复杂,厨房常见的食材做简单的菜,就能帮身体慢慢“回血”,还不折腾。
第一招:早餐喝“硒能粥”。用富硒大米(比如湖北恩施产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熬粥,煮的时候加一把切碎的香菇——大米和香菇都是有机硒,熬成粥软烂好消化,阳康后没胃口也能喝下去,一碗就能补不少硒。第二招:午餐吃“清蒸硒鱼”。选鳕鱼或鲈鱼,清蒸10分钟,少放盐和酱油——鱼肉里的硒好吸收,还能补蛋白质,帮身体修组织,比油炸、红烧更适合虚弱的肠胃。第三招:下午加“硒小零食”。饿了就吃1颗巴西坚果(别多吃,1颗够了),或者一小把南瓜籽,放在手边,看电视、歇着的时候嚼两颗,不用特意准备,轻松补硒。
要是咳嗽还没好,煮粥时可以加几片梨,润肺又补硒,一举两得。记住,阳康恢复是“慢功夫”,补硒也一样,每天吃一点,比偶尔吃一次管用。
编者后记:新冠阳康后的恢复,就像给“耗空的身体充电”,硒就是帮着“快充”的小帮手,但不能指望它“一口吃成胖子”。国家卫健委一直强调,阳康调理要“营养+休息”结合,补硒是辅助,不是“特效药”。咱们不用急着“恢复到以前的状态”,每天吃点富硒的家常饭,多歇着,少熬夜,身体会慢慢找回力气——健康从来不是“急出来”的,是慢慢养出来的。
参考文献:
1.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营养支持指南(2024)》
2. 《营养学报》2024年第3期《硒元素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人群免疫功能的影响》
3.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
4. 中国营养学会2024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膳食指导建议》线下配资公司
发布于:广东省佳盈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