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天津9月26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春艳 通讯员 赵晖)催化剂被誉为现代化学工业的“心脏”股市行情配资,在众多化学反应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加速作用。贵金属是催化剂中的关键组分,其用量关乎化工过程的节能增效,是化工产业低碳变革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卡口”。
9月26日,《科学》(Science)在线刊发了天津大学新能源化工团队研究论文。该研究创新性地提出“原子抽提”策略,将在催化中起关键作用的贵金属铂原子全部抽提到表面参与催化反应,利用率逼近100%。这一突破为新一代高效、低成本催化剂的设计与制备开辟了新路径,助力化工生产更加低碳、高效、可持续。
2024年,全球催化剂贵金属市场规模已接近2000亿元。如何最大化贵金属利用效率、突破其原子经济性极限,已成为国际化工领域竞相争夺的科技制高点。
在传统催化反应中,贵金属原子易聚集成较大颗粒,导致大量原子埋藏在颗粒内部,无法参与表面反应,催化效率在低位徘徊。这一问题在丙烯生产的关键工艺,丙烷脱氢中尤为突出。丙烯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化工品之一,是塑料、橡胶、纤维、医药等领域重要的基础原料,2024年中国丙烯产量占全球总产量三分之一,总产值超过6000亿元人民币。丙烷脱氢生产中约有高达三分之二的工艺采用贵金属催化剂,但传统催化剂依赖稀缺贵金属、原子利用率低,严重制约了行业可持续发展。
面对这一挑战,研究团队经过近十年潜心研究,开创性地研发出“原子抽提”技术:通过在颗粒表面构造可选择性吸引贵金属原子的结构单元,将包埋在颗粒内部的贵金属原子逐一吸引到表面,实现了近百分之百的贵金属原子利用率,显著提高了丙烷脱氢制丙烯的催化效率。相比传统催化剂,该方法可使贵金属用量减少约90%。这项突破成功解决了丙烯产业长期面临的催化剂成本高、贵金属资源依赖强等核心瓶颈,为推动化工行业向“低耗、高效、绿色”转型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天津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及浙江工业大学也参与了合作研究。
据悉,该技术为丙烯乃至整个化工行业提供了一条低成本、可持续的技术路径,是中国在全球催化科技前沿的一次突破。它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绿色转型、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关键利器,彰显了我国在低碳化工领域前沿基础的深厚积累。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股市行情配资
佳盈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